close
我向來很喜歡清泉,所以,今天又起了個早,帶了相機往 122 線道出發。也是自從張學良故居重新改建後第一次前往。
「將軍文學美人湯,清泉騷人墨客跡」,當然是「張少帥」與「三毛」的文武組合,濃濃的人文風味,讓我獲得不少滿足。不過,實際走了一圈,讓我深感還不若從前。
首次造訪「張學良故居」,雖然不大,但簡樸的擺設,依稀可以感受到「張少帥」當年被軟禁時的無奈與無欲。
其中這面牆,留下的豈止是一段筆跡?相信更是「張少帥」最後的傲骨!
不怕死 不愛錢 丈夫絕不受人憐
頂天立地男兒漢 磊落光明度餘年
走過環山步道,往桃山國小的另一側,可以沿著延曲小徑探究「三毛」故居...
不過,就只有這「三毛」二字。登上階梯,轉到了紅磚屋的正面,迎來一位 OBS,一碰面直說:先生,這裡上來要收錢喔!簡單一望,兩三張桌子,一個簡陋的吧台,旁邊有位大哥正在烤香腸...。於是,我回答了聲:喔。轉頭就走!
除了「張少帥」與「三毛」,我也走進過去很喜歡的桃山國小,走走拍拍,並沿著後山,跨過一號清泉吊橋(清泉共有三個吊橋),一簇小花叢裡,望見了一尾鳳蝶:
繞回停車場時,大概已經接近 11:00,陸續湧入了遊覽車與遊客,正廣場上則是越來越多的攤販與小吃了!
幾個月前拜訪屏東石門鄉三地門,當時一直有股熟悉的感覺,我當作是清泉的翻版,同是原住民部落為主,但此次一遊,擁有文、武雙全的清泉,在文化的具體呈現上,是遠不如屏東石門鄉的!
難道,清泉還是只能泡湯?!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