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「社群網站」,以前也寫過一些文章,不過自己除了曾經在兩三年前擔任過相關經營工作外,其他時間,只能算是把社群網站當作是娛樂、分享、敗家的參考書。多數時間當個潛水客,有時候則是發些曖昧不明的測試分享文。

不能說是有感而發,這一些想法放在腦子裡也有段時間,只是從沒想過如何訴諸文字。以前,把網際網路當作是少數民族的救世主,讓擁有特殊興趣、喜好,或者才藝、蒐藏的各類奇人異士,可以很方便的在網路上彼此分享、互動、學習,甚至進行實質的物品交易。也許是俱樂部,也可以是某種同好會。

網路確實做到了。但是不知道是台灣市場太先進?或是幅員太小,上千萬的上網人口就愛上幾個特定網站,加上網站經營者「服務會員」的心態,社群網站逐漸從單一話題變成一串相關類別;一個討論區變成十個討論組...。從單一商品,可以談到一個品牌;從品牌談到市場,從市場談到產業,從產業談到工作,然後談生活,然後談情說愛,談親子、時事、政治...。

社群網站的魅力雖然也在此,把 A 興趣、B 興趣、C 興趣...的分眾族群又彼此串連成更大的群體...,再大再大。這是網站經營者的成就?社群網站裡的「分眾價值」是不是還繼續得以保存?

「人」是社群網站的價值元素,也是社群網站必須管理的「對象」,面對「人」的「管理」,尤其沒有明確位階、權責的定義下,這門「管理」藝術,可不是人人能玩得起。

面對茫茫網海,我開始還念起單一話題的 BBS 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熊老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